活動主題:僧多粥少‧教席難求?
主辦單位:澳門中華新青年協會
資助單位:澳門基金會
日期:2020年9月25日(星期五)
時間:19:30-22:00
地點:take a break歇一歇(荷蘭園大馬路泉德豪園地鋪下46A座)
形式:討論會+聚餐
主持:陳志滿(新青協大專事務委員會副主任、教育政策關注組副召集人)
嘉賓:政府代表;學校代表;孫呈祥(青年教育工作者協會理事長、新青協副理事長)
對象:16至45歲本澳青年(對師範感興趣的高中學生、有修讀師範類課程背景者優先)
人數:20人(滿額即止,成功報名會收到短訊確實)
費用:有效會員每人澳門幣60元,非有效會員每人澳門幣80元
報名:網上報名 https://forms.gle/2JcDK3eSYZVisCjD9
查詢:28358963 廖先生/李先生
參考討論大綱︰
- 投票:你是否正從事教育工作或正就讀/計劃就讀師範類等相關學位課程?你認為目前本澳的教師資源是否已呈現出飽和的趨勢?
- 人才委日前公佈《二○二○至二○二三年澳門非高等教育教學人員未來供求預測》清單,預計非高等教育教學人員將出現供過於求的情況,你對此有何看法?
- 你認為造成本澳近年來教師資源呈現「僧多粥少」現象的原因有哪些?其中最為重要的影響因素是甚麽?
- 坊間有聲音指,學校聘請外僱教師在一定程度上會使本地原已並不充裕的教席更為擠壓,加劇了教育行業的競爭現象;你對上述觀點有何看法?你認為外僱教師在本地教育中的角色和定位是甚麽?
- 近年來社會上時常有報導指教師工作壓力甚大,在職教員不堪重負;但與此同時,每年又有不少非師範專業畢業的人士踴躍報讀師範補充培訓課程,對一席教職趨之若鶩,你認為上述兩種現象是否存在矛盾之處?你對此有何見解?
- 有人認為,自從《非高等教育私立學校教學人員制度框架》出台後,教師的福利和待遇得到很大的改善,是造成本澳教師資源從稀缺到過剩的主要原因,你是否同意上述觀點?為甚麽?
- 有師範類畢業的應屆學生指,向學校投遞簡歷尋找教席猶如大海撈針,建議政府可收集學校招聘訊息,整合資源以建設本澳的統一教師招聘網站,方便學校發佈招聘和相關人士求職,你對此有何看法?認為是否可行?為甚麽?
- 你覺得成為教師需要具備甚麽能力和素質?你認為目前本澳教學人員的入職資格和條件是否能體現相關要素?為甚麽?
- 在現今教育行業逐漸飽和的背景之下,你對師範類畢業生有何建議或寄語?
參考資料︰
《2020至2023年澳門非高等教育教學人員未來供求預測》撮要:https://reurl.cc/r8DMAy